2
网球
5
预测游戏
社区
评论
分享
关注我们

戴維斯盃:馬丁內斯擊敗魯內,重振西班牙

Le 14/09/2025 à 16h42 par Jules Hypolite
戴維斯盃:馬丁內斯擊敗魯內,重振西班牙

在馬貝拉,懸疑達到頂點:經過超過3小時的較量並挽救了一個賽點,佩德羅·馬丁內斯為西班牙在戴維斯盃中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延續。

戴維斯盃的精神在馬貝拉得以體現。西班牙在對戰丹麥時以1比2落後,在佩德羅·馬丁內斯與霍爾格·魯內的比賽前處於背水一戰的境地。

丹麥選手,世界排名第11的魯內,在這場比賽中被看好,但他在西班牙的紅土場上經過3小時15分鐘的比賽後被驚訝擊敗。雖然他曾以6-1,4-2領先,但魯內成功地逆轉了局勢並在第三盤以5-3的比分準備發球贏得比賽。

在熱情觀眾的助威下,馬丁內斯挽救了一個賽點,並藉由對手的一次雙發失誤成功破發。緊張氛圍進一步升溫,魯內因抽筋要求了一次醫療暫停,這一舉動激怒了西班牙隊長大衛·費雷爾。

最終,世界排名第67的馬丁內斯在決勝局中以7比3的比分奪下勝利,將雙方國家的比分扳平,以6-1,4-6,7-6取勝。

因此,戴維斯盃決賽八強的最後一個席位將在一場決勝比賽中決出,該場比賽由巴勃羅·卡雷尼奧·布斯塔對陣艾爾默·穆勒。

ESP Martinez, Pedro
tick
6
4
7
DEN Rune, Holger
1
6
6
ESP Carreno Busta, Pablo
tick
6
6
DEN Moller, Elmer
2
3
Pedro Martinez
95e, 668 points
Holger Rune
15e, 2590 points
Pablo Carreno Busta
91e, 681 points
Elmer Moller
138e, 456 points
评论
Send
Règles à respecter
Avatar
À lire aussi
影片-阿基里斯腱斷裂的霍爾格·魯內竟已開始坐著擊球!
影片-阿基里斯腱斷裂的霍爾格·魯內竟已開始坐著擊球!
Jules Hypolite 30/10/2025 à 22h23
阿基里斯腱斷裂不到兩週,霍爾格·魯內上傳的影片已在網路瘋傳:只見他嘴角帶笑,以坐姿揮拍擊球。這是向球迷傳遞的強烈訊息。 在斯德哥爾摩遭遇阿基里斯腱傷勢僅兩週後,霍爾格·魯內已重返球場。本週四,這位丹麥選手右腿固定於保護靴中,以坐姿完成了數次正手擊球。 他在社群平台發布影片並附文說明,希望「讓復健過程充滿樂趣」。值得提醒的是,這位2022年巴黎大師賽冠軍得主,恐將被迫缺席2026年整個賽季。...
在巴黎大師賽擊敗世界第一:曇花一現的壯舉
在巴黎大師賽擊敗世界第一:曇花一現的壯舉
Clément Gehl 30/10/2025 à 12h11
卡梅隆·諾里在巴黎勞力士大師賽首輪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卡洛斯·阿爾卡拉斯,為自己打開晉級之路。但遺憾的是,他未能把握這個優勢,次輪便敗給瓦倫坦·瓦舍羅。 正如X帳號「網球與數學」所指出的,在巴黎擊敗世界第一的選手往往前景未必光明。 自2008年以來,共有6位選手在此擊敗過世界第一,其中5位都在下一輪立即遭淘汰。包括2008年的尼古萊·達維登科、2009年的朱利安·貝內托、2013年的大衛·費雷爾...
「我為你感到高興,因為我欣賞你的個性」——2022年巴黎大師賽奪冠後喬科維奇對魯內的致詞
「我為你感到高興,因為我欣賞你的個性」——2022年巴黎大師賽奪冠後喬科維奇對魯內的致詞
Clément Gehl 30/10/2025 à 09h44
霍爾格·魯內在2022賽季末表現驚艷,先於斯德哥爾摩公開賽奪冠,隨後在巴塞爾站晉級決賽,更在巴黎大師賽擊敗諾瓦克·喬科維奇捧起大師賽金盃。 頒獎典禮上,塞爾維亞球王向當日對手致意:「恭喜你、你的團隊與家人。你完全配得上這場勝利與冠軍獎盃,這週的表現無與倫比。 雖然你擊敗我讓我有點難受,但我真心為你高興——我欣賞你的品格,你是個全心投入、熱愛網球的人,願意投入大量時間刻苦訓練,如今這份堅持開花結...
阿基里斯腱手術後,魯內展開復健療程
阿基里斯腱手術後,魯內展開復健療程
Arthur Millot 28/10/2025 à 07h34
在斯德哥爾摩ATP250準決賽對陣烏戈·安貝爾時遭遇阿基里斯腱嚴重斷裂的十天後,這位丹麥選手已重返訓練場館。 22歲的年輕天才在腿部感受到劇烈抽動後被迫退賽,並接受了手術治療。這次嚴重傷勢意味著賽季提前告終,且需經歷長達數月的復健期。 霍爾格·魯內在他的X(原推特)帳號發布了一系列記錄復健啟動階段的照片。畫面中可見他仍戴著護具,正運用彈力帶與電極貼片進行訓練。 網球專家們都明白:阿基里斯腱斷...
288 missing translations
Please help us to translate TennisTemp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