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藏條款、超級特權:球員與品牌合約的幕後真相
在職業網球的幕後,合約並非一視同仁。在能夠制定規則的球星與被迫接受嚴格條款的匿名球員之間,一道無形的鴻溝正在形成。
AFP
品牌之間的商業競爭從未如此激烈。為了吸引巡迴賽的人才,裝備商使出渾身解數:客製化合約、破紀錄獎金、獨家創新。
但一個問題浮現:簽約之後會發生什麼事?更重要的是:所有球員是否都受到平等對待?
Publicité
球星制定自己的規則
答案很簡單:不是。一些頂尖冠軍,作為真正能創造曝光度和銷售的機器,擁有近乎完全的權力。他們幾乎可以協商所有事項:
- 每年最多拍攝次數,
- 強制性行銷活動數量,
- 他們的服裝選擇,
- 他們的鞋款設計,
- 甚至有時是他們媒體曝光的確切日期。
這些球員與品牌緊密合作,影響產品系列,測試原型……這種合作遠遠超出了單純的品牌大使角色。
在ATP方面,羅傑·費德勒和拉斐爾·納達爾曾是最好例子,而諾瓦克·喬科維奇至今仍是如此。至於新生代,揚尼克·辛納和卡洛斯·阿爾卡拉斯也屬於這類特權球員。
巡迴賽的其他球員:義務與可能的處罰
對於大多數不在全球廣告中特寫的球員來說,現實則截然不同。
一名普通球員必須遵守一系列嚴格的規則,有時在已經艱苦的賽季中難以應付:
- 專屬穿著該品牌,毫無例外,
- 必須出席預定的拍攝活動,
- 根據規定的標準參與媒體和社交媒體義務,
- 以及,若有違規,可能面臨經濟處罰。
這種合約上的不平等只會加深頂尖球員與排名其他球員之間的鴻溝。
本週末(11月29-30日)閱讀完整調查報導
「服裝戰爭:服裝合約如何主宰網球商業」。將於2025年11月29-30日週末發布。
Dernière modification le 26/11/2025 à 22h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