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
网球
5
预测游戏
社区
评论
分享
关注我们

BJK杯2025:科奇亚雷托戰勝納瓦羅後意大利接近聖杯

Le 21/09/2025 à 11h23 par Adrien Guyot
BJK杯2025:科奇亚雷托戰勝納瓦羅後意大利接近聖杯

2025年比莉·珍·金杯決賽一開始就氣勢如虹,艾莉莎貝塔·科奇亞雷托在一場掌控得宜的比賽中戰勝艾瑪·納瓦羅。意大利選手回報了隊長塔提亞娜·加爾賓的信任,為意大利贏得了第一分。

比莉·珍·金杯決賽正式展開, 由意大利對陣美國。首先登場的是艾莉莎貝塔·科奇亞雷托和艾瑪·納瓦羅。雖然美國選手被看好,但需要小心意大利選手,她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已經戰勝中國選手。

衛冕冠軍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,她們展現了繼續保住獎杯的決心。在自己的發球局中表現穩健,世界排名第91的科奇亞雷托在首盤迅速破發,並將優勢保持到最後。

納瓦羅雖然沒有達到最佳狀態,但在第二盤一度領先,甚至以4-2領先。然而她的驕傲反擊並不持久。實現比賽中唯一一次(也是唯一一次)破發後,世界排名第18的納瓦羅連丟四局。

科奇亞雷托以兩盤(6-4, 6-4,耗時1小時27分)勝出,為意大利贏得本次決賽的首分。如果賈思敏·保利尼能在對陣潔西卡·佩古拉的比賽中取勝, 她將能為意大利連續第二年奪得BJK杯,這也是該國歷史上第六次奪冠。

ITA Cocciaretto, Elisabetta
tick
6
6
USA Navarro, Emma
4
4
Elisabetta Cocciaretto
92e, 795 points
Emma Navarro
14e, 2515 points
评论
Send
Règles à respecter
Avatar
À lire aussi
武漢WTA 1000賽抽籤結果:莎芭蓮卡強勢回歸 首輪即上演大阪直美VS費南德茲、亞歷山卓娃VS姆博科、柯斯秋克VS穆霍娃精彩對決
武漢WTA 1000賽抽籤結果:莎芭蓮卡強勢回歸 首輪即上演大阪直美VS費南德茲、亞歷山卓娃VS姆博科、柯斯秋克VS穆霍娃精彩對決
Adrien Guyot 04/10/2025 à 10h36
WTA巡迴賽重大賽事接連登場。本週日結束的北京WTA 1000賽事後,緊接著將在武漢舉行另一場WTA 1000賽事。儘管寶拉·巴多莎、艾蓮娜·斯維托莉娜、鄭欽文和麥迪森·凱斯等選手相繼退賽,籤表依然競爭激烈。 武漢WTA 1000賽即將開打。世界第一兼衛冕冠軍阿麗娜·莎芭蓮卡在缺席北京賽事後,將於美網奪冠後首度回歸賽場。這位白俄羅斯好手與其他七位種子選手同樣享有首輪輪空待遇,首戰將對陣瑞貝卡·史...
從狀態低谷到覺醒逆襲:佩古拉逆轉納瓦蘿晉級WTA1000北京站四強
從狀態低谷到覺醒逆襲:佩古拉逆轉納瓦蘿晉級WTA1000北京站四強
Adrien Guyot 03/10/2025 à 12h18
潔西卡·佩古拉在WTA1000北京站與艾瑪·納瓦蘿展開激烈對決,歷經首盤不利局面後成功扭轉戰局。 這場WTA1000北京站最後一張四強門票的爭奪戰在兩位美國選手——潔西卡·佩古拉與艾瑪·納瓦蘿之間展開,形成世界前二十選手的精彩對決。 世界排名第七的佩古拉開局強勢,迅速完成破發。但當她以5-4領先準備收下首盤之際,納瓦蘿及時回神追平比分。經過令人窒息的拉鋸戰,納瓦蘿不僅挽救六個盤末點,更在搶七局...
一場意外對決與全美內戰:北京10月3日週五賽程揭曉
一場意外對決與全美內戰:北京10月3日週五賽程揭曉
Adrien Guyot 02/10/2025 à 09h10
北京10月3日的賽程安排現已公佈。 在女子WTA1000北京站前兩場八強賽於本週四舉行後,最後兩場對決將於10月3日週五登場。 在此之前,當地時間下午1點將率先進行雙打八強賽,由特蕾莎·米哈莉科娃/奧莉維亞·尼科爾斯組合對陣謝淑薇/葉蓮娜·奧斯塔彭科組合。 緊接其後,第三場單打八強賽將由索娜伊·卡塔爾對陣琳達·諾斯科娃。兩位選手本賽季曾在羅馬交手,當時由捷克選手勝出。 這場年度二度交鋒的勝者...
「困在自己的失誤中」:斯瓦泰克解釋北京賽崩盤原因
「困在自己的失誤中」:斯瓦泰克解釋北京賽崩盤原因
Jules Hypolite 01/10/2025 à 18h06
北京噩夢:斯瓦泰克在決勝盤遭逆轉,坦承儘管第二盤表現亮眼,面對納瓦羅時仍陷入心理崩潰。 中國首都的爆冷出局。世界第二伊加·斯瓦泰克在本站WTA1000賽事十六強賽中,遭艾瑪·納瓦羅逆轉,更在決勝盤慘吞貝果(6-4, 4-6, 6-0)。 面對記者時,這位溫網冠軍得主承認自己在決勝盤再度陷入慣有失誤: 「我沒有受傷(回應記者提問)。只是今天打得太糟。我在第二盤成功修正了失誤,但第三盤開賽時的錯...
288 missing translations
Please help us to translate TennisTemp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