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
网球
5
预测游戏
社区
评论
分享
关注我们

莫亞解析喬科維奇低潮期:「他目前的狀況完全正常」

Le 06/05/2025 à 17h05 par Adrien Guyot
莫亞解析喬科維奇低潮期:「他目前的狀況完全正常」

2025年,諾瓦克·喬科維奇在比賽成績上難以保持穩定。自從在邁阿密四強賽擊敗格里戈爾·迪米特洛夫後,這位塞爾維亞名將已連續三場失利,仍在尋求職業生涯第100座冠軍獎盃。

由於腿筋受傷在澳網四強賽對陣亞歷山大·茲維列夫時退賽,喬科維奇很快重返賽場。但除了在邁阿密闖入決賽(最終在兩個搶七局後敗給雅庫布·門希克)外,這位前世界第一並未展現突出表現。

在蒙特卡洛(負於亞歷杭德羅·塔比洛)和馬德里(負於馬泰奧·阿納爾迪)首戰出局後,即將於五月底滿38歲的喬科維奇選擇跳過正在進行的羅馬大師賽,以確保身體狀態備戰法網。

卡洛斯·莫亞接受《Relevo》採訪時分析這位塞爾維亞冠軍近況,對其未來幾週表現並不特別擔憂,尤其在大滿貫賽事方面。

「若從他的成績和言論來看,我認為隨著兩大勁敵(費德勒與納達爾)退役,加上他已完成奧運金牌的生涯拼圖,確實可能讓他產生某種空虛感。」

「新生代選手來勢洶洶。他現在面對的競爭對手是16、17歲擁有驚人體能的年輕球員。我認為這是綜合因素,屬於人性常態。他目前的狀況完全正常。」

「我不認為他已退出大滿貫爭冠行列,更不會將他排除在法網或溫網的奪冠熱門討論之外。因為他是偉大球員,永遠不能低估頂尖選手的任何可能性。」這位前世界第一近日對西班牙媒體如此強調。

Carlos Moya
Non classé
Novak Djokovic
5e, 4830 points
评论
Send
Règles à respecter
Avatar
À lire aussi
上海2024:傳奇喬科維奇與天才門西克的首次交鋒
上海2024:傳奇喬科維奇與天才門西克的首次交鋒
Arthur Millot 11/10/2025 à 16h44
2024年10月11日的上海,在充滿激情的大師賽1000系列八強戰中,上演了諾瓦克·喬科維奇與年輕天才雅庫布·門西克之間一場出乎意料的對決。最終塞爾維亞球王以6-7、6-1、6-4歷經2小時19分鐘激戰後奪勝。 年僅19歲的門西克首度闖入大師賽八強,其晉級之路已令人矚目:他連續淘汰了盧布列夫(第6種子)與迪米特洛夫(第9種子)等種子選手,獲得與喬科維奇交手的機會。面對強敵,他開局便展現發球威力,...
「我從未見過這種情況」:吉勒·西蒙對上海瓦舍羅與林德克內希決賽的超現實反應
「我從未見過這種情況」:吉勒·西蒙對上海瓦舍羅與林德克內希決賽的超現實反應
Jules Hypolite 11/10/2025 à 15h16
就連前冠軍們也難以置信。瓦舍羅與林德克內希表兄弟在上海大師賽晉級決賽的表現,讓吉勒·西蒙震驚不已,他稱這是男子網壇「從未見過的劇本」。 瓦倫坦·瓦舍羅與亞瑟·林德克內希這對表兄弟在上海延續他們的精彩故事。兩人分別擊敗諾瓦克·喬科維奇與丹尼爾·梅德韋傑夫,在本季倒數第二場大師賽中締造史無前例的決賽對決。 這項壯舉獲得前選手吉勒·西蒙的讚揚,他在X帳號發文表示: 「這太瘋狂了。我完全不記得男子網...
「38歲還能達成這樣的成就令人難以置信」:瓦舍羅擊敗喬科維奇後充滿敬意的反應
「38歲還能達成這樣的成就令人難以置信」:瓦舍羅擊敗喬科維奇後充滿敬意的反應
Jules Hypolite 11/10/2025 à 14h50
在一場出乎意料的對決後,瓦倫汀·瓦舍羅擊敗了這位塞爾維亞傳奇,並向冠軍的長青生涯致敬。這位上海新英雄揭露了比賽幕後——他必須「驅散雜念」才能在神話面前站穩腳跟。 上海大師賽很可能將成為2025賽季最令人難忘的賽事之一。在艱困的比賽條件、意外爆冷和熱門選手提前出局的情況下,籤表隨著賽事推進逐漸開放。 賽前世界排名僅204位的資格賽選手瓦倫汀·瓦舍羅與亞瑟·林德克內奇趁勢提升狀態闖入決賽。這對表兄...
「你值得這場勝利,打得實在太精采了」:上海大師賽喬科維奇與瓦舍羅的尊重之握
「你值得這場勝利,打得實在太精采了」:上海大師賽喬科維奇與瓦舍羅的尊重之握
Adrien Guyot 11/10/2025 à 11h49
上海大師賽首場四強賽結果出爐。世界排名第204位的摩納哥選手瓦舍羅再創驚奇,直落兩盤(6-3、6-4)擊敗四屆賽會冠軍喬科維奇。 這位摩納哥選手的童話之旅仍在繼續,他將在決賽對陣梅德維夫或林德克內希。賽後網前傳統握手表儀式時,瓦舍羅與喬科維奇在交手後進行了簡短對話,這段對話經由《Tennis TV》辨識記錄(參見下方影片)。 「喬科維奇:你值得這場勝利,打得實在太精采了。繼續保持! 瓦舍羅:...
288 missing translations
Please help us to translate TennisTemp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