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
网球
5
预测游戏
社区
评论
分享
关注我们

「對我來說,一開始就要打得好是很關鍵的」,Zverev在法網前保證

Le 24/05/2025 à 09h15 par Adrien Guyot
「對我來說,一開始就要打得好是很關鍵的」,Zverev在法網前保證

Alexander Zverev希望能在法網再現去年表現。這位在2024年晉級決賽後,尤其是在第一輪淘汰Rafael Nadal的德國選手,雖然是世界排名第三,但面對巴黎大滿貫時信心不高。

在羅馬四分之一決賽(該比賽他是衛冕冠軍)中被Lorenzo Musetti擊敗,然後在家鄉漢堡被Alexandre Muller早早淘汰,Zverev目前狀態艱難。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目前狀態時,他意識到他的紅土賽季表現不佳,儘管他在慕尼黑贏得了冠軍。

「首場比賽對我來說將非常重要,但再次強調,法網與其他比賽非常不同。這是一個大滿貫,由五盤三勝制組成。因此,從身體角度來看,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。

我記得去年,你們曾問Carlos(Alcaraz)相似的一個問題,關於他的準備情況,他在這種場地上打的比賽並不多,而當他來到這裡時,他在頭幾場比賽中遇到了困難。

但是,最後他成功地恢復過來並贏得了比賽。我並不是說這一定會發生在我身上,但至少我希望情況如此。

我是否進行了最好的準備?我會說沒有,尤其是在漢堡發生的那些事。但我知道,一開始就打得好對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,然後我們將看看一切會如何發展。

我真的希望贏得這場比賽,而且我有一次新的機會去實現,尤其是在澳網決賽失利之後。能夠回到一個偉大的賽場並希望抓住我的機會,」Zverev在面對Learner Tien的比賽中對Punto De Break保證。

GER Zverev, Alexander  [3]
tick
6
6
6
USA Tien, Learner
3
3
4
评论
Send
Règles à respecter
Avatar
À lire aussi
影片 - 「那是不可思議的共融」:2024年貝爾西的難忘氛圍
影片 - 「那是不可思議的共融」:2024年貝爾西的難忘氛圍
Arthur Millot 03/11/2025 à 16h23
當球拍擊球聲與藍色看台的歡呼交織:在這場貝爾西大師1000賽的最終版中,觀眾、選手與場地共同經歷了激動人心的時刻。 在這第39屆賽事中,法國球迷再次讓自己的聲音響徹了整個賽程週。確實,看台氣氛熱烈,尤其每當法國選手如亞瑟·蘭德基內克或雨果·安貝爾展開對攻時。 在法國支持者核心區,著名的「藍色看台」——法國球迷專區——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。每當出現致勝球或奪下關鍵分時,看台便轟鳴震動,重現了堪比...
茲韋列夫無大滿貫卻位居世界前十370週:創下紀錄
茲韋列夫無大滿貫卻位居世界前十370週:創下紀錄
Clément Gehl 03/11/2025 à 08h42
本週一,亞歷山大·茲韋列夫第370週位列世界前十。儘管表現穩定,這位德國選手至今仍未獲得任何大滿貫冠軍。 根據X帳號「網球與數學」報導,他成為史上在未贏得大滿貫賽事的情況下,停留世界前十最久的球員。他剛超越托馬斯·伯蒂奇先前保持的369週紀錄。 大衛·費雷爾以358週位居第三。第四、五名則分別是尼古萊·達維登科與喬-威爾弗裡德·宋加,各累積268週與260週。...
茲維列夫:「若未以百分之百狀態面對辛納,你毫無勝算」
茲維列夫:「若未以百分之百狀態面對辛納,你毫無勝算」
Jules Hypolite 01/11/2025 à 20h22
僅僅一小時內,辛納徹底擊潰了判若兩人的亞歷山大·茲維列夫。腳踝受傷的衛冕冠軍坦承,以這樣的狀態「毫無勝算」。 本週六,亞歷山大·茲維列夫在Rolex巴黎大師賽中央球場經歷了一場煎熬,被辛納以6-0、6-1的比分橫掃,比賽僅持續一小時。 這位曾在巴黎奪冠的德國選手於慘敗後進入混合採訪區。他承認自己帶傷上場: 「不幸的是,我的腳踝在昨天賽後嚴重腫脹。老實說,若未以百分之百狀態面對辛納,若無法發揮...
辛納修正茲維列夫 挺進勞力士巴黎大師賽決賽
辛納修正茲維列夫 挺進勞力士巴黎大師賽決賽
Jules Hypolite 01/11/2025 à 17h16
揚尼克·辛納在勞力士巴黎大師賽上演了一場網球示範課。僅用62分鐘,這位義大利選手就以6-0、6-1羞辱了亞歷山大·茲維列夫,寫下十日內第九勝的紀錄。首度在此賽事晉級決賽的他,如今距離本季第五座冠軍僅一步之遙…同時也逼近重返世界球王寶座。 辛納在勞力士巴黎大師賽四強賽展現了真正的統治力。這是他不到一週內的第九場比賽,世界排名第二的選手對上茲維列夫——就在上週日維也納決賽歷經苦戰後,他才剛擊敗過這位...
288 missing translations
Please help us to translate TennisTemple